1. 彭峰(以下简称“彭”):2008年4月,你在酒厂国际艺术园区的67度艺术空间举办你的个展。到今年再做个展,已经4年多了。这4年期间,你参加了哪些重要展览?
刘军(以下简称“刘”):2012年 北京当代美术馆《宽度5 “框”里,“框”外》当代艺术展
2011年 宋庄上上美术馆《历史新宋庄当代艺术展》
2011年 台湾《移动的社会主义》邀请展
2009年 马来西亚吉隆坡 第24届亚洲国际艺术展
2008年 文化部奥林匹克美术大会邀请展
2. 彭: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后才做第二次个展?如今一些活跃的艺术家几乎每年都做一次个展,有人甚至一年做好几次个展,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如何看待你与他们的不同?
刘:我觉得办个展还是要非常的慎重,个展是艺术家一段时间艺术探索的汇报与总结,一定要对自己的作品比较满意,而且在精神内涵上、艺术语言、风格面貌上有了新的突破和斩获,这样出来的作品拿来做展览,和同道一起来交流、探讨,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作用,对业内朋友们也是一个最起码的尊重。还有我本人职业是教师,业余画画,不能像职业艺术家那样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艺术的创作当中。个展,尤其是大型个展,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不是很轻易能办得到的。
3. 彭:记得在67度艺术空间的那次展上,你的作品中的人物都给刷虚了,给人很强的眩晕感,这种方法是否受到里希特的影响?国内不少艺术家都学里希特,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刘:其实我是被“里希特”了,最早我是受一个德国女摄影家作品的影响,她作品的特点是中间主要物体实,往周围散开逐渐模糊。我比较喜欢这种感觉,我觉得当代艺术就要不择手段,声、色、味、动都可以拿来用。我还比较喜欢“东山魁夷”先生的作品,那种静中有动一种律动的感觉,我一直在寻找这种感觉。我觉得我追求的与“里希特”的还不太一样,“里希特“是探索一种模糊的坏照片的感觉,而我是把图片经过后期处理后,追求一种动感,引用著名艺术批评家贾方舟先生的话:有一种时代的速度,有当代感,争取作品与时代同步。至于国内很多人都学“里希特”的现象,这可能有比较喜欢的一面,也有盲目跟风的因素。我觉得其实这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形式。目前架上绘画更像一个将被开采尽了的富矿各种绘画样式几乎被穷尽。具象画风很容易被归纳为模仿:伦勃朗、安格尔、怀斯、佛洛依德,表现画风的容易想起“苏丁、波洛克”,抽象画风像“基费尔”,虚幻的就是“里希特”,这样的归纳个人感觉有点太简单、太教条了。这样的总结感觉画都没法画了。如此说来油画都是舶来品,我们还有必要画吗?我关注的是怎样找到一种与时代同步的、新的方法论,而不是像现在绝大多数人那样,沿袭老的表现方法,老瓶装新酒。
4. 彭:记得当时展出的作品分了三个系列,即“对话——领袖系列”、“对话——金钱系列”和“对话——融合系列”。后来“金钱系列”和“领袖系列”像没有怎么发展,倒是当初不是非常突出的“融合系列”有了新的发展。这是出于一种怎样的考虑?
刘:我认为画家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关注自己心灵感受和体验的,一种是关注社会,揭示现实的。我比较倾向后者。从我本科毕业创作的“校园系列”到后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九届高研班毕业展的“方向系列”作品,都可以看出我比较关注当代,注重现实,一直到2008年个展的三个系列都与现实有关,“对话领袖”系列是我感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民众的觉悟,前辈们顶礼膜拜的领袖们已经逐渐走下神坛。我们是可以试着跟他们对话的。而“对话金钱”系列是基于当前人们与多年来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文化修养、美德渐行渐远,一切都向“钱”看,金钱万能,是当今国人的全部,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觉得这些都可能是暂时的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绘画还是要追求永恒、本质的东西,人的情感、人的身体是与生俱来的,可以说是最本质的,所以我决定发展“融合系列”,开始我把女人体比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两个载体,来进行表现,我觉得这些年我们对西方文化经历了反对、排斥、对抗、学习等过程,个人感觉随着中国等东方国家的崛起,东西方文化逐渐交流融合,有些像同志关系了。再后来,我觉得两个同性之间的暧昧关系也是一个问题,
而且也很具有普遍性,虽然在西方已经不是什么热门话题了,但是在中国还是比较敏感,值得关注的。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