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一之夏
刘军的绘画主题转向一种“扇型镜像中的女人”,画面的主体是一幅展开的巨型扇面,不过这把扇子的每一根扇骨似乎是由长条镜片组成的,镜面上反射出一个个各色风格的女人。
新伊甸园之二
镜面上的女人像是一个对境子外的女人的形象折射,这些女人有京剧演员、有风尘女子等欲望声色的暗示。
城市碎片之一
就绘画本身的语言看,这一绘画方式相当于一种“非再现的再现”,即画面的主体是一组再现性的镜像,镜子及其上面的镜像一直是西方绘画有关“再现”的隐喻词,表示写实主义的绘画图像作为一种真实形象的再现,画面就相当于镜子对外界的真实形象的反映,这种被反映的图像即是“镜像”。
新伊甸园之三
但在这一有关镜像的图像中,这种“再现的镜像”作为一个整体的寓言形象,却不是再现的,而是一种非再现的表现。由此,刘军的绘画脱离了符号特征的形象之间的象征关系,而转向一种非再现的寓言关系,即通过镜像作为一种有关欲望的浮于表面的、漂浮的性质,以及镜子上的欲望及女人是一种折射的非真实镜像。
经典之十六
在这个系列中,镜子与镜像不是一个主题形象,镜子只是一个描述欲望的虚幻及浮华的隐喻性特质,它不是为了再现镜像本身,而是为了从视觉上说明欲望的特质。在这个意义上,这是一种借助镜像的再现特征,使其转喻为一种有关欲望的表征形式,即图像主体的欲望的特质。
城市碎片之二
但欲望是没有形象的,这还可以借助女人的形象来表征;但欲望的浮华特质更无从找到对应的形象或者色调等抽象形式,而是借助了镜子的自体特性来表达。
春夏秋冬一之秋
在有关镜像的表现中,“镜像”不再是一个写实主义的概念,而是镜子的表面性、脆弱性被当作一个精神表征,这个表征与有关欲望或女人的形象又正好在合成一个体面上,即镜子与镜像成为一个有关“欲望”的合成词汇,镜子的特质成为对欲望之像的解释含义。
经典之十八
这就使写实绘画超越了由现实的镜像到符号的形象两个阶段,从而转入到图像自身的形而上的语言形式。这样一个绘画图像尽管整体上还处于粗糙的语言状态,但在保留写实主义的形象前提下找到了一种向形而上语言的转化方式。
以上文字取自:朱其,《刘军—非再现的再现镜像》
刘军
现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
现居北京/天津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